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贯通后的后续规划和开发

发布日期:2018/11/22 02:49:38

  【编者按】2018年9月18日,市政府参事室召开“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贯通后的后续规划和开发”专题研讨会,集中发布该课题的研究成果。会上,市政府参事唐子来、汪孝安、赵丽宏,原市政府参事傅克诚对标纽约、伦敦、悉尼等城市滨水地区转型发展的经验,建言献策,探讨如何让黄浦江两岸进一步成为城市核心功能的空间载体、市民游客的公共客厅和贯穿申城的生态廊道,让亲水文化空间成为融工作、生活、休闲为一体的24小时活动场所。

 

公共开放是滨水空间建设的首要原则

市政府参事 唐子来

 

  英国《经济学人》“2012年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引用纽约前任市长布隆伯格的观点:人才吸引资本,而不是资本吸引人才,高标准的生活质量是城市能够吸引人才的关键因素。知名学者佛罗里达(R.Florida)也多次强调,创意城市并不是由传统经济元素发展起来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创意人士追求充满活力的城市生活方式,而创意企业则建立在创意人士愿意生活的城市。全球化时代中最有竞争力的城市,既要链接全球网络(流通空间),又要塑造地方特质(场所空间),两者缺一不可。要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上海应当比肩纽约和伦敦,成为既链接全球网络又塑造地方特质的典范城市。

  根据国际大都市的最新发展趋势,城市中心、滨水地带和历史街区,是后工业时代中城市建成环境的三个主体板块。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这些建成环境元素越来越获得“全球价值认同”,因而也成为国际大都市的重要发展资源。在许多情况下,滨水地带往往位于城市的中心部位,并且拥有丰富的工业建筑遗产和独特的滨水景观环境。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大都市的滨水地带开始经历转型发展过程,已经成为居住-工作-休闲一体的后工业化场所,重新受到居住者、投资者和旅游者的青睐。从国际大都市滨水地带的转型发展实践中,可以归纳一些值得借鉴的基本原则。

  确保公共开放。滨水空间是城市建成环境的稀缺资源。确保面向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的公共开放属性,是滨水空间建设的首要原则。悉尼中心的滨水地区开发特别强调了公共性和活动性,第一层面为滨水公共开放空间,第二层面为面向市民和游客的公共服务设施,第三层面才是渐次升高的宾馆酒店和办公建筑。纽约炮台公园地区以滨水公共开放地带串连各个功能片区和活动节点,使之成为居住者、就业者和旅游者的共享资源。

  植入新兴功能。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滨水地区的转型和再生有效增强了国际大都市的全球竞争力。伦敦码头区成为全球金融和商务中心,汉堡港口新城成为城市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增强了伦敦和汉堡的全球竞争力。悉尼中心的滨水地区转型发展将商业、文化、旅游功能与港口历史和滨水景观相结合,使悉尼成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保存地区文脉。在体验经济时代,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浓郁文化氛围的城市建成环境,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时尚场所。滨水地区往往拥有丰富的工业建筑遗产。在国际大都市的滨水地区再生中,19世纪的工业遗产和21世纪的都市生活交相辉映,港池成为游艇码头,塔吊成为公共艺术,仓库成为博览中心。

  塑造地域特质。后工业时代的城市建成环境不仅强调品质,更要塑造特质,形成其他城市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例如,汉堡港口新城的文化艺术设施包括易伯河音乐厅、汉堡设计中心、航海博物馆等。上海滨江地区发展也有不少积极实践,徐汇滨江地区不仅保存了工业建筑遗产,而且引入了一批文化艺术设施,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也将南市发电厂改造成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强调混合用途。既不同于工业时代的码头仓库区,也区别于传统都市的中央商务区,后工业化时代的滨水地区强调工作-生活-休闲融为一体,形成24小时的活动场所,既是本地居民的社交和休闲场所,也是外来游客的观光和娱乐场所。

  加强交通链接。安全、便捷和舒适的交通网络,是提升滨水地区辐射城市腹地的必要条件。伦敦码头区再生计划专门评估了轨道交通对于就业岗位的积极影响。一方面,滨水地区与轨道交通网络的链接,形成了滨水地区和城市腹地之间的快速交通联系;另一方面,滨水公共开放空间与慢行交通网络的链接,使之成为慢行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黄浦江两岸45公里滨水公共开放空间已经全线贯通,但这只是黄浦江两岸转型发展的一个关键节点,在此基础上还要深入思考如何塑造区段特质和如何辐射城市腹地。因此,开放空间贯通、塑造区段特质和辐射城市腹地是城市滨水地带转型发展的三个基本环节。

  黄浦江两岸长达数十公里,各个区段的特质塑造将会面临更大挑战。既要深入发掘各个区段的历史文化脉络,又要充分动员所在社区的广泛参与,从深度上和广度上不断提炼各个区段的特质内涵,而不是停留在工业建筑遗产和艺术文化魅力的肤浅认知上,更不能急于求成。与此同时,应当思考如何通过轨道交通网络和慢行交通网络,使黄浦江滨水空间转型带动城市腹地发展。让滨水公共开放空间成为城市慢行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享受慢行交通、社会交往、文化体验和滨水游览提供独特载体。

 

借鉴国外城市滨水区开发经验 构筑滨江科学研究体系

原市政府参事 傅克诚

 

  城市滨水区功能与内河功能息息相关,其发展大约经历了三个时期。早期内河以船运贸易为主、滨江港口工业聚集。上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被称为荒废期,向深水港转移导至内河港口多荒废。

  1970至1980年代开始为再开发期,内河功能向旅游转型,伴随着城市再生、经济复苏和都市地价高昂等社会经济环境需求,滨水区迎来再开发时机。

  以美国为首在滨河区域进行复合功能的再开发。各国相继策划。著名的案例如:美国巴尔的摩内港、伦敦道克兰金丝雀码头、纽约炮台山公园、日本横滨港未来MM21以及东京临海副都心等。

  再开发潮流一直延续至今,世界很多滨江再开发项目做出了新的尝试,比如:大阪水边空间再生项目重点关注河边空间再生网络化;荷兰治水体系项目旨在构筑保全自然环境;西雅图以复合土地利用使港湾与都市一体化;新加坡河改善水质后的驳船码头和克拉码头,西班牙毕尔巴鄂将重工业港湾施设改为艺术文化中心以及刚开放的芝加哥河岸等。

  国外滨水区规划导则提出的“注重两岸互视性,创造开放通透的非城市中心型的滨水式建筑,规划便捷可达的交通条件及注重制定滨水特性(线性、终端性)的安全疏散路线”等经验值得借鉴。

  黄浦江是上海市南北向城市发展轴、“水+绿”的城市南北轴,呈现了上海优越的自然生态特色。黄浦滨江再开发改善了极紧凑的上海中心城区缺少绿地公园的短板,深受市民欢迎。

  城市科学将是城市规划的支撑。黄浦滨江跨学科科学研究目标是黄浦滨江开发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建议搭建滨江各学科数据库,搭建滨江科学研究框架,与滨江开发规划各部门共同研究制定黄浦江滨水公共空间科学规划开发导则,从城市空间规划、城市设计、城市环境效益和城市安全治理等角度为黄浦滨江优化品质提出可操作的政策建议。具体研究体系如下:

  黄浦滨江开发对上海城市经济环境社会综合影响研究。黄浦江两岸开发所带来的城市南北轴建设将对上海市功能布局、居民和企业选址、城市交通产生重大影响,建议在宏观层面,基于发展现状分析和国际经验比较,识别黄浦江两岸开发的不同开发情景,并采用曾运用于分析英国大伦敦地区、剑桥地区的不同发展模式的中长期效应的递归式空间均衡(RSE)模型,对不同开发情景下的居民和企业选址、通勤和休闲出行等交通需求进行预测,从而系统性地评估不同开发情景对上海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识别规划方案在实施过程中的可能的优势和瓶颈,选择更有利于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公平性的规划方案。

  黄浦滨江区域环境效益研究。城市的自然通风是提高城市大气环境的自净能力,提升城市居民感知舒适度的重要手段。与英国伦敦泰晤士河城市轴作用效应相类似,黄浦江作为上海城市公共空间的南北轴,其两岸空间及直流腹地的建设有利于改善上海的自然通风,缓解城市的“五岛”效应,提升城市环境的品质。建议系统监测和分析黄浦滨江区域环境的数据。在现有规划上通过二次优化,考虑如何提升周边地区的微环境;研究滨江区域对城市自然通风的影响,研究区域内大气微环境的物理过程。

  黄浦滨江活动组织和交通疏散规律研究。在黄浦滨江区域,可有计划地组织一些活动,聚集人气。建议由政府免费或低价提供场地,组织以科技、发明、环保、艺术等为主题的展示、推广、演出等活动。为了保证较大规模人群活动的安全有序,除了借鉴国内外组织类似活动的安全措施,还可以采用交通流动力学对人群的运动进行定量研究,基于流体力学、牛顿质点系动力学和统计物理,分别建立行人运动的宏观和微观模型,可以再现自动成行、成拱等自组织现象。进一步结合手机大数据,对活动场地附近的交通组织、人群疏散等进行针对性的研究,预测易发事故区域,提出有效的疏散方案。

  黄浦滨江安全管理体系研究。将基于多层次贝叶斯网络、网格化管理及无缝隙化组织再造理论、风险评估及预警技术,提出实现多维空间的安全治理协调联动与应急方案动态调整的管理框架;实现安全治理跨区域、跨部门的深度融合;以黄浦滨江地区为例,进行城市安全管理框架设计,提出日常评估与专题评估相结合的风险评估工作方案,完善基于实时多源化监测数据的突发事件预警预控方案及运行机制,制定具体的安全管理导则,并形成全市可复制可推广的一般性安全管理规范。

 

滨江两岸贯通后的功能提升和区域联动

市政府参事 汪孝安

 

  黄浦江两岸全面贯通后,两岸从工业、仓储、码头等生产性区域转变为以公共空间为主的市民江岸,并逐步成为上海全球卓越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区和世界级滨水区。

  随着滨江岸线贯通,两岸及其腹地的功能和服务有待进一步提升。对此,滨江管理部门和各区都做了相应的规划布局,一些滨江配套设施也正在逐步实施中,为滨江未来的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同时,通过调研也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比如,在后世博规划中显示,世博会地区的滨水区域大多为文化商务用地,业态较为单一,其他滨水区域包括既有工业建筑改造,也大多设定为文化展览功能,商业休闲服务设施不足,较为单一的业态尚难以形成与滨江空间的互动。此外,岸线附近缺少公共交通,也缺少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设施,滨水区域更多服务于附近的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离江岸较远的市民则多有不便。

  浦江水上游览是滨江贯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市旅游局的资料显示,目前尚存在市场主体小而散,管理水平不高;运能利用率低,客流为每年300万人次左右,闲时日均客流仅为0.2万人;码头布局滞后,核心区位泊位总量不够,码头综合利用率较低;游船产品单一,同质化经营,服务品质不高等问题。

  如何实现滨江两岸贯通后的功能提升和区域联动?结合目前两岸贯通公共空间建设的实际情况,有几点建议:

  两岸公共开放空间的规划指标需有一定的灵活性。滨江两岸公共开放空间规划用地性质为公共绿地,按照《上海市绿化管理条例》要求,地块绿地率应不低于65%,且对绿地内建筑的功能限定为公园配套用房或公共厕所。但是,滨江公共空间地块内的保护、保留建筑和必要的公共活动硬地空间,都使其绿地率无法达到指标要求。另一方面,滨江保护和保留建筑多为仓库、车间等大跨和高畅空间,也需通过调整内部空间以满足使用需求,比如,原日商纺织株式会社(上海纱厂)纱厂车间,建筑所处公共绿地G1内,无配建面积指标。因此,建议针对滨江公共空间的特点,通过使用功能需求和设计方案为先导,反向调整和制定相应的绿地、广场、道路交通、公共服务配套和建筑扩容等建设规划指标。

  既有建筑改造需要有相配套的法规、规范和措施。目前既有建筑改造沿用现行的法规、审批制度和新建建筑的设计、施工、验收等规范、规定和措施,对于年代久远的既有建筑缺乏针对性,也造成了既有建筑改造成本的不可控。滨江既有建筑大多为工业建筑,其土地和建筑使用性质改变的难度也较大,既有建筑改造往往难以获得合法的身份和相关的批准,致使既有建筑改造的相关实施方均承担了较大的法律和经济风险,形成了城市更新的发展瓶颈。建议有关部门协同研究并创新推出符合上海城市更新特点的,较为灵活并具有针对性的管理举措。

  增加公共配套设施,丰富服务功能内容。两岸沿线贯通开放后,市民对公共空间功能和服务的要求会愈发强烈,从休息场所、卫生间、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点、标识标牌等基本设施,到文化、商业、餐饮、体育、休闲等服务功能,均需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提升和增加。同时,还需注意结合各区段的历史文脉、区域风貌、功能定位等进行有针对性的策划和布局,形成各具特色、和而不同的两岸滨水空间。针对短期内无法对用地性质和建筑需求做出相应调整的现状,建议批准建设一些小体量、非永久性的商业、餐饮和文化娱乐设施,也可以允许搭建一些移动装配式的临时设施,以满足滨江活动者的各种需求,待时机成熟再作定论。

  既有建筑更新要给予政策支持。浦江两岸的历史建筑、工业遗存既是承载城市发展历史的重要标志,也是浦江历史文化资源和空间环境的重要构成要素。然而由于历史建筑保护和既有建筑更新利用的难度和投资均较大,如单纯以经济回报来衡量,则功能定位只能是金融、高端餐饮等高回报率的业态,这与“还江于民”的公益性、共享性、文化性目标相悖。所以在地块投资开发、招商运营等方面建议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使更加丰富多样、文化共享的功能业态可以融入到公共空间之中。

  滨江沿线公共空间与腹地区域有机整合、协调共生。建议通过区域整体功能定位策划、开发导则、政策引导等手段,对滨江腹地开发地块的规划和功能定位有所指导和要求,在交通上加强至滨江空间的可达性,在业态上实现区域功能联动,使腹地与滨江开放空间有机整合、互动共生,使得滨江贯通工程更好地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

  水陆联动实现两岸交通和文化旅游互通互动。水上交通和水上旅游也是世界级滨水空间的重要构成要素。建议优化水上交通与旅游相结合的线路,探索陆路公共交通和水上巴士联动的可能性,形成较为完善的两岸联动的交通与旅游网络,并由此形成码头和纵深腹地历史风貌区的交通联动,形成水上观光和陆上文化旅游的鱼骨式或叶脉式构架,游一条江,读一座城,讲好上海故事,形成有水脉特色、有历史内涵的上海城市文化深度游览线路。希望通过景观、建筑、交通等硬件和文化、功能、服务、管理等软件,共同提升浦江公共开放空间的品质和内涵,形成宜漫步、可阅读、有温度的特色滨水公共开放空间。

 

沿着浦江,从历史走向未来

市政府参事 赵丽宏

 

  没有江海,就没有港口,没有河流,就没有城市。江河,犹如母亲哺养了城市。

  上海有两条母亲河,一条是黄浦江,一条是苏州河。黄浦江是一条很特别的江河,起源于青浦,汇集了太湖、淀山湖和江南水乡万千湖泊河沟的流水,形成雄浑阔大的江波,穿过城市,流经青浦、松江、奉贤、徐汇、黄浦、虹口、杨浦、浦东新区、宝山区,至吴淞口注入长江,汇入海洋。

  她曲折蜿蜒地流过来,流过月光铺地的沉睡原野,流过炊烟缭绕的宁静乡村,流过兵荒马乱,流过饥馑贫困,流过晚霞和晨雾,流过渔灯和萤火,从荒凉缓缓流向繁华,从远古悠悠流到今天。她流过上海的腹地,流过人口密集的城区,流出了上海人酸甜苦辣的生活……黄浦江,见证了上海从一个江畔渔村发展成一个国际大都市的历史,也成为上海的象征。

  在上海人的记忆中,关于黄浦江,那是一种很复杂的记忆。上海以前之所以成为一个世界大港,完全是黄浦江所赐。黄浦江流过上海市区的两岸江畔,几乎全部是港区、码头、工厂、还有军事禁地。市民只能通过远远传来的汽笛声想象在不远处流淌的江水,只能通过在屋脊上晃动的码头吊车想象黄浦江畔的繁忙。

  小时候,我住在离外滩很近的街区,步行五分钟,就可以走到黄浦江边。外滩是我经常去的地方,外滩那些面向黄浦江的老房子,每一栋我都熟悉。我很多次骑到汇丰银行门前的那对铜狮子上,也曾经在海关大楼门口抬头看楼顶那座会唱歌的大钟。少年时代,我曾经从苏州河游进黄浦江,游到江心再往回游,在江面上看外滩,江畔的楼房成了天边的风景。青年时代,我也曾经在外滩情人墙边和女朋友约会,和很多年轻的情侣挤在一起,各自沉浸在两人世界中。

  中学毕业,去崇明岛“插队落户”, 从十六铺码头乘船去崇明岛,就成了经常的事情。在船上可以非常完整地看到浦江两岸的风光。浦江两岸停泊着无数大大小小的商船、货轮、军舰,还有很多工厂,发电厂,化工厂,江畔有黑色的煤山,有数不清的烟囱,还可以看到工厂的排水管,像一个个不停呕吐的大嘴,肆无忌惮地往黄浦江中吐出污浊的脏水……在轮船上看到的这条黄浦江,似乎和上海人的日常生活没有关系,它属于运输,属于工业,黄浦江中流淌的波浪,只和经济有关。

  改革开放四十年,上海发生了巨大的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以极不寻常的姿态,反映在黄浦江畔。大概是在七年前,一位纪录片导演来找我,说他正在拍摄一部大型纪录片,片名就是《黄浦江》,希望我担任记录片的文学顾问。他告诉我,拍这部片子,就是要向世界展现黄浦江畔出现的新景象,曾经封闭的黄浦江沿岸,已经差不多全部开放,成为向公众开放的绿化地带和亲水平台。这个消息,对我的震惊难以想象。沿岸的那些码头、工厂、机关,都被搬到了什么地方?那位导演驾着车,带我去看了北外滩,去了徐汇滨江,去了十六铺水岸,去了虹口滨江。而这些地方,只是开放的浦江滨岸的一小部分。我下车走到黄浦江边,这里原来是厂房和仓库密集、烟囱和塔吊林立,而现在,却成了可供人随意走动的滨江花园。这样的事情,听起来像天方夜谭,而上海差不多完成了这个奇迹一样的工程。

  上海的母亲河,她曾经封闭如今开放的滨江沿岸,应该以何种面目呈现给世人,值得思索。这个滨江花园应该以各种方式,展现上海的丰富曲折的历史足迹,呈现上海的风俗民情,展示上海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艺术和美的追求。对每一个曾经在历史上发生重要事件的地段,都要有所展现,南京路外滩有陈毅广场,这是对受人爱戴的上海老市长的纪念,吴淞口可以有陈化成广场,张华浜可以有淞沪抗战纪念广场,虹口滨江可以有犹太难民受庇纪念广场,十六铺可以有民俗风情广场,北外滩可以有世博公园,上海的渔业、工业、港口海运的发展历史,都可以在黄浦江滨得到展现。这里不仅可以展现上海近代的历史,也可以上溯至古代。上海乃至全国的史学家和文化学者可以沿着黄浦江追溯研究思考,在浦江沿岸,可以设计哪些能展现历史,凸显海派文化的纪念设施,可以是雕塑,是壁画,是纪念碑,是博物馆,是美术馆,是阅览室,是主题公园,也可以是咖啡馆和茶室。数十公里的黄浦江两岸的滨江绿地,应该成为一个巨大的历史博物馆和文化艺术的展示厅,它们将凝聚着岁月沧桑和几代上海人苦乐悲欢的命运和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