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趋势

发布日期:2018/09/10 02:36:04

市政府参事 汪孝安

  对建筑与城市发展相关问题的思考

  建筑最早的功能就是遮风避雨。我们现在发现的一些远古建筑遗迹,有些是简陋的干阑式建筑。建筑技术或许是人类为了生存而最早开发的技术之一。建筑文化和建筑技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展逐步演进,城市和建筑是深深镌刻于人类历史进程中的活的教科书。我们去任何地方,实际上是通过建筑和城市的场景,了解当地的文化和人文特色。所以,建筑文化是与每个人最为贴近的文化之一。无论你关注与否,始终身处其中。许多与人们成长有关的记忆几乎都与建筑有关,家庭、街区、学校、单位、公共场所等等,所有这一切的生活场景、个人经历,构成了你对于建筑和城乡的总体印象,成为每个人不同的故乡情结,即所谓的“乡愁”。

  近年来,有关节能、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各种相关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美国有LEED评价标准,我国也在2005年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这些评价标准旨在规范我们的建造行为,从建筑规划、建筑设计、原材料运用、建筑设备系统、建筑施工、使用运营,直至建筑达到其寿命被拆解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与保护环境,同时满足建筑功能。这无疑有助于缓解自然环境的恶化,并逐步达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境界。设计师除了设计技术以外,还要研究未来的运营,在设计的过程中,时刻关注节能和生态的问题也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我认为,传统建筑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对传统建筑的保护、开发和再利用,延长传统建筑的使用寿命,其本身也是绿色建筑的理念。我国传统建筑实践中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至今依旧有值得借鉴之处。比如,中国讲究背山面水、背阴向阳的建筑选址及布局原则;三合院、四合院“藏风聚气”的理念;炎热地区的内天井通风及雨水收集方式;南方炎热、潮湿多雨地区干阑式建筑,其利于通风防潮的构造方式;西北地区窑洞式生土建筑,与自然有机共生;东北地区土胚墙体、苫草屋面的保温做法,炉灶做饭与火墙采暖一体化的措施等等。有些做法看上去简单,却体现了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辨证的哲学观点,也符合“应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资源、自然环境、经济、文化等特点进行评价”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当今各种建筑设计领域,几乎都不可避免地遇到了都市更新、生态环保和建筑空间的可持续利用的挑战。过去几十年,建筑功能都是固定的。但现在,有的建筑功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如工业建筑变成了创业园区,有些百货公司不复存在。因此,新的都市规划策略需要应对快速变化的都市现状。合理的城市尺度、建筑密度和容积率,有利于业态集聚、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对建筑而言,更为灵活的使用空间,更为弹性的结构使用荷载,更为灵活的设备布线系统、绿色节能系统等,几乎是主管部门、规划师、建筑师都需要加以综合考虑的问题。

  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刚刚接触到现代建筑技术的成就,急于拥抱现代技术的成果,加入现代建筑的潮流,但回过头来看,我们自己是否准备好了呢?实际上并没有。我们一度大拆大建,追求看似现代的东西,把原来很多有价值的老建筑拆掉了,现在反思,仍觉可惜。随着城市的大规模重建,旧的城市生活场景迅速消失。到处都是差不多的高楼林立,且杂乱无章。农村老建筑都拆光,任由农民盖了一些想象中的城市建筑,导致农村建筑文化的断层。这一幕并不是那么令人愉悦。

  现在的世界建筑思潮更为激进,风起云涌,流派纷呈,但百变不离其宗,奇特的形态依旧不可能脱离现代技术、现代材料、现代工艺的支撑。我们需要冷静下来,分析一下,我们的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区发展到今天的状态,其背后的动因是什么?短时间高密度开发所造成的都市发展问题值得反思。

  我们回顾一下,近二十多年来我们的社会活动、生活方式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

  第一,更频繁的迁徙带来的人居活动多元化倾向。过去我们长期生活在一个地方,大家互相都认识,但是现在不同了,我们的迁徙十分频繁。随之而来的是对居住空间需求的多元化,也对住宅设计提出了更加灵活性的要求。

  第二,城市工作模式的变革。大城市的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创意园区和SOHO的办公模式迅速发展,大量建造的商务办公建筑和办公园区如何应对呈现多样性和灵活性的使用功能需求?现在已出现更灵活的、共享的办公方式。

  第三,商业活动的多样性发展。除了普通大集市、大超市与大商场外,出现了APM(全天候夜店购物商场)模式,适应青年人的需求。另外,现在单一的商业模式被综合性、娱乐性的商业模式逐渐取代,小规模的商业街被大体量的商业综合体逐步取代,电商对于实体商业的影响也不可小觑。

  第四,老龄化及其公益事业发展的影响。人口结构的老龄化是中国社会面临的新挑战。与此有关的公益建筑发展既与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又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改变而不断产生变化。

  第五,城市、城际交通模式的改变。地铁和城市轻轨的建设,直接带动了城市的区域开发,城际交通的发展大大拉近了城市间的距离。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已形成一个个区域发展的城市圈。车站已不是单独功能的车站,而成为交通综合体,功能也已越来越多样化。

  第六,生产模式的革命性变革。各种高新技术、新兴制造业园区的发展,需要寻求能适应生产方式、生产设备快速更替的建筑空间模式。

  第七,文化、经济、政治的多元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均对国际性交往空间场所提出了多样性的使用要求。比如,世博会、奥运会结束后,花费很大投入盖起的展馆、场馆要怎么用?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上海世博会在场馆后续利用方面做得比较好。

  第八,既有建筑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挂了很多历史保护建筑的牌子,以为只要保护这些就可以。现在意识到,需要对整个街区保护,不能只保护少数几栋房子,有关街区整体风貌的房子都不应当随意拆除。

  第九,超高层建筑发展趋势。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底中国大陆建成的200m以上的超高层建筑数量已超过350栋,加上立项和在建的则有427栋。这么多超高层建筑是否有必要?超高层建筑造价较高、使用效率较低、运行维护成本也较高,只有在特定的高密度城市中心地区,如陆家嘴地区还比较合理,而城市的其他区域、二三线城市就需要斟酌其必要性了。实际上,有些城市CBD区域发展并不理想。

  第十,大型复杂综合体建设趋势。这是包括居住、办公、商务、出行、购物、文化娱乐、社交、游憩等各类功能复合、相互作用、互为价值链的高度集约的街区建筑群体,动辄几十至上百万平方米。我们需要思考,在电商的冲击下,怎样维持大型复杂综合体的运行?现在我们周末逛街,购物已经不是主要目的,主要是吃喝玩乐,而这是电商做不到的。

  在社会多元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正面临区域格局的大调整,建筑也正面临越来越复杂的功能需求和越来越频繁改变的使用功能所带来的挑战,我们应当对都市更新与可持续发展,建筑全寿命周期的有效使用等命题,不断探索新的应对策略。

  城市功能定位的前瞻性与都市区域发展

  韩正同志在上海第十一次党代会的报告中提到“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的概念。有关人文之城的描述是:建筑是可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公园是最宜休憩的。这都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态之城也要求城市更具韧性、更可持续。拥有绿色、低碳、健康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环境更加怡人。同时,科技的创新、文化的创新,都是缺一不可的。

  美国康内尔大学Colin Rowe教授提出“拼贴城市”的概念,认为城市是各个历史阶段的建筑不断沉淀和积累的结果,就像动植物化石那样。纵观上海就是这样,很多古典到现代的建筑,都是各个历史风貌的呈现。大家现在的观点比较一致的是,旧城更新不应脱离其城市的脉络和城市肌理,如上海南京路、淮海路地区的改造更新,都有值得总结或反思的经验。建设新城应先有产业,再有新城,而不是反过来。现在有一种趋势,似乎新城建设一定要有大马路、大绿化,一定是低容积率、低密度,但往往忽略了以人为本的城市尺度,忽略了高度集聚的城市生活本质,也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而更为突出的问题是为了建城而建城,产业定位不清晰,就业环境不理想,缺乏城市发展的原动力,因此而变成了“死城”、“鬼城”,或仅仅成为疏解中心城区住房问题的“睡城”,造成城市交通的潮汐式拥堵。

  上海的城市建设与城市更新从“拆、改、留”变为“留、改、拆”,还规定了64条永不拓宽的街道,这有利于我们城市文脉的延续。停止大规模成片旧城改造运动,使城市更新进入小规模常态化状态。加大城市历史文化风貌的保护力度,特别是石库门建筑、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成片历史文化风貌街区的保护。引入城市“微更新”的理念,改善城市微环境。加强城市精细化、网格化管理,加强旨在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的规划建设管理。通过生态修复,保护自然水土,维护生态环境,提高城市抗风险能力。上海出台了一些规划,提出一些风貌保护的区块。实际上,我认为不仅仅是这些划出来的地区,其他地区也希望可以通过渐进式的城市更新方式保存下来。

  2017年12月31日,浦江两岸45公里岸线公共空间正式全线贯通。但短期内,真正得益的可能还是居住和工作在附近的人,住得较远的公众,一时可能还较难享受到。城市公共绿带带动周边区域发展,还有较长的路要走。包括苏州河整治工程也是这样。大家都希望,这样的工程可以渗透延伸到滨江区域的纵深,可以让更多的人受益于政府提升城市公共环境的举措。

  近年来,单一功能的建筑常常被大型的具有综合功能的建筑综合体所取代,如办公、酒店和商业综合体、交通枢纽型综合体、会展建筑综合体、文化娱乐综合体等等。这些建筑综合体其共同的特征就是建筑规模庞大,业态组合灵活,不但具有较强的自身发展活力,而且对周边区域的发展也具有较强的辐射作用,在新的城市区域发展进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徐家汇商圈、五角场商圈、静安寺商圈等等。以上海地区为例,这些综合体已成为都市各区域的活力核心,带动了各自区域富有特色的发展。

  世博会的选址和一轴四馆永久性场馆的定位及建设,揭开了上海新一轮城市发展的序幕。世博园区选址对于上海城市总体发展的带动作用已经显现。5.28平方公里,270多家企业以及18000户居民搬迁,推动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区南向发展。世博会打通了上海向南发展的主轴。会议展览、文化交流、商务贸易和旅游休闲等功能,成为上海市级公共活动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世博园区还带动了滨江两岸的开发,进一步推动了上海的轨道交通发展。世博核心区永久性场馆中,世博轴现已变成大型商业中心;世博中心顺利转型为国际会议中心,成为上海召开“两会”的场所;世博文化中心立足于后世博长远使用的功能定位,成为文化娱乐集聚区。

  在后世博规划中显示,未来世博园区将规划形成“五区一带”,包括文化博览区、城市最佳实践区、国际社区、会展及其商务区、后滩拓展区及滨江生态休闲景观带。浦东滨江,向西南发展,新建的大歌剧院就规划在那里。世博中心南侧要建酒店,形成配套更为完善的国际会议中心;部分片区也已经建成总部办公集聚区。世博园区作为上海一个新的发展区域,有一个值得期待的未来。

  对于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城市空间, 应当以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生态观,认真思考城市更新和建筑功能的发展趋势,谨慎对待城市历史街区和既有建筑的保护,以更为理性和谨慎的态度对待城市发展和都市更新,确保城市可持续、健康地发展。


选自《上海参事》2018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