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如何发展好服务业

发布日期:2019/01/21 02:38:54

  【提要】从增速和在GDP中的占比看,上海第三产业已经取得长足的发展,但在结构改善和功能完善方面还有较大空间。目前,上海面临着制造业发展式微、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等问题。在继续发展金融、商服、信息等产业的同时,上海既需要大力发展养老、医疗、教育等生活性服务业,也需要发展先进的生产性服务业,从而促进先进制造业的发展。

 

上海如何发展好服务业

——进一步完善上海第三产业的结构和功能

市政府参事 盛松成

 

  第三产业已经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2017年,上海市第三产业增加值20783.47亿元,在全市GDP中的占比已达到68.97%。这一占比已经远超全国平均,并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与日本相当。经济总量排名前15的国家中,2016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平均为69.8%。近五年来,上海第三产业的占比平均达到66.9%,较全国高17.3个百分点。

  目前,上海第三产业仍保持较快发展,2017年其增加值增速7.5%,较全市GDP整体增速高0.6个百分点。尽管从增速和三产在GDP中的占比看,上海第三产业已经取得长足的发展,但上海市第三产业在结构改善和功能完善方面还有较大空间。同时,我国服务贸易逆差逐年扩大,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亟待提高。而从往年的数据看,上海占我国服务贸易逆差总额的近一半。今年一季度,我国经常账户呈逆差,为2014年下半年以来的首次。其中,货物贸易顺差517.14亿美元,较上年同期收窄300多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735.5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扩大102亿美元。本文主要从第三产业结构和功能的视角讨论上海如何发展好服务业,使其更好地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全球科创中心建设服务,使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同时提高我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一、上海第三产业的构成

  从行业构成看,金融业已经成为上海第三产业中占比最大的行业。2016年,金融业占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4.2 %(2015年高达24.5%),这与上海作为金融中心的集聚效应有关;其次是批发和零售业,占比21.0%。第三至第六分别是房地产业(10.8%)、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8.4%),租赁及商务服务业(8.3%),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6.3%)。而教育、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以及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的占比低。这反映出上海市养老、健康、医疗、教育等子行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即这些细分行业为代表的生活性服务业优质资源短缺、有效供给不足。

  与全国水平相比,上海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及商务服务,以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在第三产业中的占比远高于全国水平,但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教育、文体娱乐,以及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在上海三产中的占比分别低于全国水平4.72个、2.98个、0.37个和1.51个百分点。即使从三产各细分行业在全部GDP中的占比看,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教育,以及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占上海GDP的比重仍比全国水平低,分别低于全国0.79%、0.27%和1.85个百分点,上海文体娱乐业占GDP的比重与全国持平。总体来看,上海市第三产业构成中,生产性服务业占比大都高于全国水平,而生活性服务业占比大多低于全国水平。

  上海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与日本相当,进一步比较两者第三产业的结构,同样发现上海在教育、医疗健康和公共管理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日本,人类健康和社会工作活动、公共管理和教育分别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1%、8%和6%,分别较上海同类行业高8个、5个和1个百分点。日本老龄化问题严峻,医疗健康行业的占比较高。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也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从所有制构成看,上海第三产业中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的比重过半(50.02%),较第二产业(56.01%)低了6个百分点,但仍有一定国企改革的空间。所谓改革的“玻璃门”、“旋转门”,主要体现在三产上。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对内开放,降低非国有资本的服务业准入限制,将有利于促进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激发市场良性竞争,从而改善服务质量,加速服务业发展。

  二、上海第三产业的功能

  上海第三产业的功能应结合上海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来看待。目前,上海面临着制造业发展式微、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等问题,高科技企业等新增长动力仍待培育,同时养老、医疗、教育等居民服务业供不应求。在继续发展金融、商服、信息等产业的同时,上海既需要大力发展养老、医疗、教育等生活性服务业,也需要发展先进的生产性服务业,从而促进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此外,为了更好地实现城市发展战略和四个中心建设,提升上海城市吸引力,上海第三产业发展不仅要满足本市的需求,还应具备服务全国和世界市场的能力。

  (一)生活性服务业:满足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

  从第三产业结构的国际、国内比较看,尽管上海服务业占比较高,却仍存在有效供给不足的领域,尤其是目前上海生活性服务业优质资源短缺,能级水平不高,还面临着老龄化的挑战,给城市资源带来较大压力。一方面,老龄化对医疗健康资源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老龄化也使上海日益面临人力资源的短缺,而后者需要通过改善教育、文化、公共管理,包括更加平稳有序发展的房地产市场等多个方面,增强城市培育人才、吸引人才、服务人才的能力。

  上海是我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也是我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大型城市。上海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上海老龄化率(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占全部常住人口的比重)达到14.3%,远高于北京的10.9%、广州的7.9%和深圳的3.4%。与国际上大城市相比,上海的老龄化率也处于较高水平,仅次于东京(2016年22.2%)和香港(2016年15.9%),已经超过纽约(2016年12.1%)和伦敦(2016年11.1%)。据上海统计局测算,预计上海常住老年人口规模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历史峰值,约480万人,常住人口老龄化率将达19.2%。

  即便是在目前,上海人口老龄化总量规模已经很大,且增长快。2017年上海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达到539.12万人,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达到345.78万人,分别比上年增加37.6万人和26.99万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增量自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以来首次高于新出生人口(19.2万人)。上海不仅户籍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高(户籍人口老龄化率为21.8%,比常住人口老龄化率高7.5个百分点),外来老年人口也开始呈增加态势。2017年,上海65岁及以上外来老年人口总量达到30.72万人,比上年增加7.97万人,增长35.0%。此外,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群体持续扩大,占全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为15.4%。

  然而,上海教育、医疗卫生、文体娱乐和公共管理等行业在第三产业中的占比多年来停滞不前。与本世纪初相比,上述细分行业在三产中所占的份额几乎没有提升,甚至有所下降,而这些年来上海的经济社会环境和人们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而与上述行业近年来在全国的发展相比,上海教育行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以及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的发展也相对滞后。上述行业在上海GDP总额中的占比,分别从2011年的2.28%、1.49%和2.16%提高至2015年的2.73%、1.90%和2.01%。教育行业和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的占比在五年间分别提高了0.45个和0.41个百分点,虽有提升,但幅度不及全国总体水平,而上海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占GDP的比重甚至有所下降。

  上海发展养老、医疗、教育等服务业具有多重意义:一是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二是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上海产业结构;三是有利于提升上海城市竞争力和城市吸引力;四是有利于改进外贸结构,增加服务贸易出口,并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

  (二)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上海二、三产业协同发展

  上海第三产业超过第二产业的经济占比是在2005年。1978年,上海工业占总产值的占比为76%,第三产业占比仅为18%;1998年至2005年期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都接近50%。但从2006年开始,两者开始呈现分化态势,整个“十二五”期间,上海服务业增长率基本上保持在10%左右,制造业相对比重进一步减少。与此同时,第三产业成为吸引外资的主要领域,外资总额的八成以上都进入了第三产业,而第二产业吸收外资金额总体呈下降趋势。

  随着上海第三产业占比提高,二、三产业分化日益明显,也引发了人们对上海制造业发展日渐式微的担忧。到2016年底,上海第二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9.1%,而第三产业占比达到了70.5%。

  事实上,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的发展不仅是不矛盾的,而且是相互促进的。没有先进的服务业,很难有先进的制造业。进一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有助于释放经济的发展潜力和提升经济的整体竞争力,比如工业和农业的新型化、现代化,以及各产业之间融合程度的提高。目前服务业与工业的界限日益模糊。除了制造环节外,制造产品的附加值中往往还融合了先进的研发和设计、营销,甚至是售后的服务;此外,生产性服务业在协调价值链活动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通过第三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上海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发展,从而继续推动全球科创中心建设,也是未来上海第三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三、进一步完善上海第三产业的结构和功能

  上海是中国改革开放窗口,有长三角乃至整个长江流域作为广阔发展腹地,无论是发展医疗健康、养老、教育、金融,还是先进制造业,都应立足于服务全国和世界市场,强化包容意识和开放意识。

  (一)增加养老、医疗、教育等生活性服务业的有效供给,提升城市吸引力

  一是继续推动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上述领域目前开放程度仍比较低,国有服务企业也需要尽快增强市场竞争能力。通过鼓励各国资本来沪开办医疗机构、教育机构,在“鲶鱼效应”的驱使下,国内机构的竞争力也将提高。

  二是充分利用上海丰富的金融资源,发挥上海金融产品和业务的多样化优势,不仅为各类机构的业务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还应致力于开展相关配套业务、完善软性基础设施。以保险为例,可考虑推进医疗机构与国际医疗保险结算接轨,面向全球市场,提升行业规模和商业化运作水平。

  三是完善房地产调控,降低城市发展成本。如增加土地供给,建立长效机制,增加租赁住房供给,并提供差异化的租赁住房来满足不同层次的居住需求,降低居住成本和创业成本。又如统筹城乡土地利用、城市规划和资源投放,综合考虑养老服务业发展、保险投资不动产政策、养老社区建设规划标准、医疗卫生配套支持等多方面的协调配合,提供更低的养老社区入住门槛和更高性价比的养老保险产品,形成覆盖更多中低收入群体的养老社区服务供给。

  四是推动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增强互联互通。一个高度经济一体化的长三角不仅有利于上海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升级, 也有利于疏解核心城市功能,缓解人口压力和人力资源稀缺之间的矛盾,形成长三角地区合理分工、联动共赢发展的格局。

  (二)提高上海生产性服务业能级,促进二产、三产协调发展

  一是鼓励为“产、学、研”融合提供资源整合服务的业态发展。上海拥有先进的制造业产业体系,为“产、学、研”一体化提供了物质基础。日本川崎市的经验表明,在大型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引领下,基于工厂的生产功能以提升其研发功能,即充分挖掘制造业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在零部件供给、产品试制、开发等方面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性功能,可以加速研究成果的转化,使基于大、中、小企业及科研机构网络的“产、学、研”体系成为企业核心技术获取的“加速器”。

  二是继续完善金融业功能,提高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能力,增强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金融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上海的核心产业之一,提升上海生产性服务业的能级离不开金融业本身的不断进步和有序发展。例如,引导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有序、健康发展,鼓励具有国际业务经验的专业投资机构支持企业通过“探索型”FDI(外商直接投资),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迈进;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提高市场定价功能,完善退出机制,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投贷联动合作,完善规范表外融资等,使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覆盖整个企业生命周期。

  总而言之,上海第三产业的结构功能完善对于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吸引力具有重要意义。提高以优质教育和医疗、养老服务为代表的生活性服务有效供给,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及提升生产性服务业能级,完善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推进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实现二、三产业协同发展,都是未来上海第三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选自《上海参事》2018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