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制定“上海市民低碳行动路线”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2/06/23 14:35:38

【提要】双碳目标涉及城市生产、市民生活各个方面。建议尽快研究制定“上海市民低碳行动路线”,从加强宣传教育、倡导低碳生活、抓住城市数字化转型契机和强化社会治理等方面细化具体行动路线,聚集人心、形成合力。


傅克诚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提出,2025年前要努力做到碳达峰。促进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聚焦在能源转型、节能环保,也涉及城市生产、市民生活各个方面。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经济基础好、市民生活方式与国际接轨程度高,已在垃圾分类普及推广、循环经济体系构建、紧凑城市空间布局、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公园绿地提升碳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除此之外,上海市民识大体、顾大局,公共意识较为强烈,综合素质普遍较高。从世博会期间共同遵守世博文明公约、自我约束、服务奉献,向世界展示东道主的文明形象,到垃圾分类中主动配合、广泛参与,让“新时尚”变成“好习惯”,再到新冠疫情防控中人人自律、人人有责,坚持“三件套、五还要”,筑起城市防疫的“铜墙铁壁”,实践一再凸显着这座城市普通个体的特别价值。这种根植于上海城市精神和品格的市民意识,能够外化为一种文明自觉、行为习惯和良好风尚,进而凝聚社会力量、推动社会进步。基于此,建议在尽早达峰和中长期深度低碳发展的技术路线图的大框架之下,应立足于市民低碳认知高度、低碳行为广度、公众参与深度等方面,尽快研究制定“上海市民低碳行动路线”,聚万众之力,成宏伟之功。

行动路线一:大力开展绿色低碳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生态环保理念和个体责任意识

一是宣传国家与上海“双碳”目标。利用网络、移动电视、触摸媒体等新兴媒体以及新闻、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宣传国家与本市“碳达峰”与“碳中和”实现年限目标,让广大市民知晓。二是宣传“双碳”紧迫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全球温度上升、极端天气、环境污染等可感知事件的解读,以及公布国际与我国分项路径目标与现状数据的差距,宣传“双碳”工作的紧迫性;同时,引导公众树立低碳消费观,通过公开食品、衣物等日常用品全生产过程以及不同交通出行方式、空调温度设置等事件引起的碳消耗数据,让市民意识到二氧化碳排放量与自身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引导其在保障基本舒适度的前提下改变生活方式。三是加强不同人群的低碳教育。将绿色低碳理念和生态环境课程纳入中小学幼儿园基础教学体系,传授与减缓气候变化和循环经济相关的技能,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普及,强化绿色生活知识科普宣传;开展低碳教育进企业、进社区,为员工、居民和社会各方代表举办关于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循环经济和共享经济的线上与线下课程教育,并将学习效果检验纳入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考核环节。四是利用好环保主题宣传系列活动。以“地球一小时”“世界地球日”“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世界无车日”等为载体,引导和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绿色低碳实践。

行动路线二:在全社会积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让崇尚低碳、践行低碳风尚深入人心

一是优化完善绿色生活设施。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大力推广装配式等新型建造方式,结合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开展外墙外保温、地源热泵应用等节能改造和节能照明、节水器具等安装,推进建筑节能低碳管理,逐步将公共建筑纳入碳核查范围。打造绿色低碳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建设市域铁路,避免钟摆式通勤,促进职住平衡;结合“15分钟生活圈”建设,完善慢行设施,不断提高绿色出行比重。二是增加绿色低碳产品供给。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大对绿色低碳产品研发、设计和制造的投入,鼓励大型商超优先引入绿色低碳产品,增加绿色低碳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推广应用绿色包装和节能环保新材料,推行减量化、复用化的包装产品,大力推广循环快递物料设备。三是引导推行全民绿色消费。推广“光盘行动”,倡导粮食节约、抵制餐饮浪费,禁止滥食野生动物,鼓励食用本地与当季农产品;倡导绿色低碳出行方式,鼓励市民采用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拼车等低碳方式出行;鼓励市民购买使用绿色低碳产品,加强能效水效标识推广,引导市民选购节能节水产品;倡导节水、节电、节气等低碳生活方式,强化阶梯水价、电价、气价的运用,引导市民自觉减少能源和资源浪费;全面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回收,鼓励通过“互联网+”等形式开展废旧物品交易,进一步减少一次性消费用品使用。

行动路线三:以城市数字化转型为契机,着力构建低碳发展的新体系、新平台、新模式

一是建立碳排放核算体系。依托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平台,强化经济社会活动、生态环保大数据、高时效遥感数据、高空间分辨率土地利用数据等多源大数据采集和应用,加快研发分领域的碳排放快速核算和评估体系。产业方面,研究制定工业产品生产和能源资源消费环节的碳足迹核算指南;生活方面,以居民区为单位研究碳排量计算方式,进而全面摸清本市碳排放实时存量与变化量数据,为今后碳税计算与碳交易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二是以碳普惠制度强化激励。利用大数据平台,构建清晰准确的企业和个人碳账户体系,接入生产生活碳排放以及日常行为减碳量数据,以碳账户为依据,对企业采用绿色金融、财税政策等手段激励其节能降碳、绿色转型,对个人可将碳积分转化为授信指标,也可兑换相应商品或优惠。开发测量公共事件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减碳政策实施前后二氧化碳排放量变化的工具,对公众在线开放,直观展示对低碳减排的贡献。三是构建一系列以循环经济与共享经济为目标的数字平台。鼓励市民共享城市设施和设备,如图书、交通工具、使用频率较少的社区活动中心等公共与半公共空间,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充分利用。制定智能交通行动计划,推广智能移动服务,支持引入不同的出行服务,提高交通效率,降低出行碳排放。通过在线众包调查,征集适合居民使用的都市农业、公园绿地与林地等碳汇空间,制定碳汇空间转换与使用指南与规则,尝试将市民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建设。

行动路线四:强化社会公众参与治理,努力打造绿色低碳生态环境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一是构建碳治理决策公众参与机制。成立公众参与咨询团,发挥连接政府与公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政府、企业和其他团体之间的合作,开展与行动计划相关的监督和讨论,探索应对气候问题的新方法。在“碳中和”相关的立法听证、环境保护与城市规划等公共政策制定以及行政许可、行政裁决等环节引入公众参与,保障其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二是建立“低碳公众”嘉奖制度。针对在生活行为方式、宣传工作组织、生态环境营造等减少碳排放与增加碳汇方面具有突出贡献的市民和单位给予公开表彰与奖励,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加强公众监督。发挥政务服务“一网通办”、“12345”市民服务热线、“12369”环保举报热线、人民建议征集等平台作用,畅通和拓展公众参与监督途径,实行违法碳排放“有奖举报”“问题曝光”制度。

 

作者简介:

傅克诚,原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上海大学教授,曾任东京大学研究员、清华大学副教授。长期关注研究国际大都市动态。

林文棋,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北京清华同衡规划院总规划师。

吴纳维,北京清华同衡规划院技术创新中心副总规划师。

吴梦荷,北京清华同衡规划院产业研究室主任。

    

    选自《上海参事》2021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