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脉传承要“铆牢”年轻一代

发布日期:2017/06/27 05:27:09

  ——“2017沪台研讨会暨第三届海峡两岸古籍高峰论坛”在沪举行

  古籍文化的传播、保护、传承,是中华民族增强文化自信的源泉,也是海峡两岸文化认同的基础。6月15日,“汲古慧今:中华文化的根脉与传承——2017年沪台研讨会暨第三届海峡两岸古籍高峰论坛”在上海图书馆举行,两岸专家学者共论中华文脉的传承。

  中国古籍保护协会会长刘惠平提出,中华古籍屡遭劫难,但不绝于史,得益于历代“护书人”对这一中华文脉的热爱和珍视。自2007年以来,我国启动“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工程,十年来修复古籍达到5万余册件、200万页,实施了一大批古籍数字化和重大出版项目,使许多濒临灭绝的珍贵古籍得到有效保护。期间,上海在开展古籍保护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截至目前,本市共有1473种古籍入选《上海市珍贵古籍名录》、913种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在谈及古籍的保护、传承时,在沪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府参事葛剑雄表示,古籍传承重在精神层面。“现在古籍保存条件已经非常好了,不必担心在我们这一代再流失、再毁坏。”他举例说,这些年来,复旦图书馆一直在做这些工作,专门成立了古籍保护研究院,除了继承传统的修补技艺之外,还要跟物理、生物、化学相关学科最新的科研成果结合起来,用科学的方法使这些古籍能得到长久保存和利用。另外,诸如包括上海图书馆在内很多图书馆,都将这些珍贵的古籍实现数字化。

  “但是,‘古籍精神’的传承,并不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步进行的。”葛剑雄表示,如今要保证古籍的传承,在物质条件上已经没有困难,但在精神层面上仍有不少障碍,比如,现在很多人看不懂文言文,怎样把古籍中的精华做出现代的解释,使年轻人能够接受,这是摆在“护书人”面前的艰巨任务。

  “我们对于古籍的保护,不应只局限于古籍的原文——即古籍的原文,还要使古籍所蕴含的精神得到真正的传承。”他表示,要让公众真正了解古籍中蕴含的优秀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而非仅仅传授一些知识、普及一些成语。相关学者、教师除了要深入研究、认真教学外,还需要关注如何让年轻一代更多了解古籍,如何让少年儿童更早接触古籍。

  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名誉教授董金裕说,在台湾,教育部门、单位非常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他们把古书上的道理和现实中的事例结合起来,写成了白话文,编到国语课程里作为教材使用,为的就是通俗易懂,让小学生、初中生能够看得明白。“当然,中华文脉的传承,不可能单靠几门课程就能起作用,要全方位配合进行,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都要发挥作用。”他表示,一旦传统文化能够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中,深入到人们内心中,跟平时吃饭睡觉一样,那么传统文化就能好好地保留、传承下去。

  记者刘子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