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怎么防,才更经济合理可行?吴家睿参事与市民连线畅谈
发布日期:2024/08/23 09:44:22
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慢性病取代传染病,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大约有80%的死亡是由慢性病引起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病率日益突出。由于大部分慢性病一旦进入临床阶段常常难以治愈,怎样才能更好地预防慢性病,成为人们日益关心的问题。
8月19日中午,上海市政府参事、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吴家睿带着相关研究成果,走进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市民与社会——参事之声”节目,与市民连线畅谈,向听众朋友们科普正确认识与防治慢性病的相关知识。
节目一开始,就有许多听众留言参与讨论。有的听众吐槽,慢性病就是倒霉病,天数注定要得就会得;有的听众认为,慢性病大多是生活方式病;也有听众表示,慢性病其实是老年病。
针对听众提出的问题,吴家睿参事从专业角度一一予以解答。他表示,听众朋友的观点既有正确的地方,也存在片面的部分。首先,慢性病与老年病并不能简单划等号,年轻人也会得慢性病,比如现在都是手机族,很多年轻人不注意休息,年纪轻轻就得了颈椎病。其次,慢性病发病率的确与年龄直接相关,随着年龄增加,各类慢性病的发病概率基本上都会增加。原因很简单,人体就像一辆汽车,构成人体的细胞就是汽车零件。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身体这辆“车”用的时间越来越长,车上各种零部件出问题的可能性也就越来越高。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对主持人的提问,吴家睿参事表示,办法也很简单,那就是“关口前移”。我们不要等到车子开到抛锚、出大故障才去汽车修理厂,而是应该及时保养、及时维护。对待慢性病同样应该如此。慢性病不同于传染病,最大的特点就是“慢”,往往在发病前有一个比较长的时间窗口,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前期介入的条件。比如,肥胖往往是糖尿病的前奏,如果我们及时介入干预,调整生活和饮食习惯,加强运动和减肥,就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吴家睿参事进一步指出,要做好“关口前移”,需要我们有一个主动健康的意识。以前,面对疾病,我们都养成了有病看医生的习惯。但在大健康时代,每个公民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需要为自己的健康负责。这就需要我们提高健康素养水平,主动从权威渠道获知靠谱的健康知识。在此基础上,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依据科学研究成果,改善生活方式,规范行为习惯。相信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健康知识的不断普及,全民健康理念的不断深化,全民健康水平也将会不断提高。
欢迎扫码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