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事之声”新年开播 顾晓敏参事谈小红书上的中外网友交流现象
发布日期:2025/01/26 09:40:37
近日,大量海外网友涌入小红书,借助翻译软件克服语言障碍,与中国网友开展热烈互动,这一现象成为街头巷尾市民热议的话题。互联网社交平台为中外交流创造了新的空间和可能。如何看待分析这一现象?
1月24日中午,市政府参事、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教授顾晓敏,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王岩,应邀走进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市民与社会——参事之声”节目直播间,共同畅谈这一话题。
节目一开始,主持人秦畅就聊起了近日的新闻热点:短短几天,小红书在全球人气飙升,登上许多国家APPSTORE免费应用下载榜榜首。中外网友有点意外地在小红书平台上相遇了。从晒宠物、评穿搭、分享美食,再到与中国网友热络交流物价、收入等民生问题,外国网友以令人惊讶的速度融入了中国社交平台。
可能因为这是最近的一个热门话题,打来电话以及网络留言的听众朋友络绎不绝。有的听众说,这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次好机会,可以让世界各国人民全面地了解一个更加真实而又丰富多彩的中国;有的说,小红书上的国外和国内用户共用一个平台开展交流,也为国内网友了解外国民众的日常生活打开了一扇窗;还有人表示,有一些移居海外较长时间的华人,也通过小红书了解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
作为研究网络经济的专家,王岩表示,很多人以为小红书是一个生活时尚分享类平台,目标用户大多是年轻女性,其实并不完全正确。有很多四十岁以上的男性也在使用小红书,因为小红书的实用性很强,比如它的旅游攻略、购物指南等功能就做得非常好,甚至还能照着小红书上的攻略做菜。
顾晓敏表示,其实这就是一个自发的民间交往,也是一种文化交流。从历史上看,我们国家一直都非常重视国际交往。佛教历史上就有著名的唐僧取经和鉴真东渡。这次小红书上的交流也是如此,大家一起晒猫晒狗、晒一日三餐,对照工资物价、对照生活负担,就打破了国外对我们的很多刻板印象。小红书凭借美图、美景、美食的强大“种草”能力,让很多外国网友对中国以及上海的安全、环境、美食等赞美不已,纷纷表示想到中国来旅游,这就带来了一个新的契机。但另一方面,这次小红书的突然流量暴增,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挑战。比如,语言障碍问题如何克服,地方上的文旅服务质量和能力如何进一步提升,等等。
王岩表示,语言障碍的确是最先会碰到的一个问题。小红书反应很快,火速上线了“一键翻译”功能。但翻译软件仍然不能完全解决语言问题,翻译错误引起误解的情况难以避免。其次,文化交流如果进入较深的层面,往往会有价值观的冲突,信仰、法律、民族、风俗等都大不相同。
对此,顾晓敏表示,互联网平台上的用户,和传统的文旅大不相同,需要有更深文化底蕴的导游人才和熟悉中国文化的外语讲解人员。建议借鉴美国导游管理制度,适当放宽导游执业资格证书准入门槛,可以让高校的教授、学生兼职从事一些导游或者网络翻译工作。同时,虽然中外文化背景不同,但国之交往在于民之交往,民之交往在于心之交往。更多的交流会带来更多的了解,更多的了解带来更多的友善。比如,秦畅老师的city walk就可以配上英文字幕推荐到小红书上,带领更多的外国网友深入了解上海的大街小巷。此外,线上流量一定要与线下最终消费场景相结合。为此,我们需要做好包括物流、景点以及法规等各方面的配套衔接,让外国游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欢迎扫码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