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志愿时应如何看待“热门”专业 请听市政府参事蓝闽波的“参事之声”
发布日期:2025/07/03 09:18:46
又到高考志愿填报季!每年这个时间,最让广大家长和考生挠头的无疑就是如何填写志愿、选择专业了。大家都关心哪个学校哪个专业的发展前景更好、就业更加容易。但“热门”专业本身就是会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家长和考生们应该如何作出更有前瞻性的思考和选择呢?
6月30日中午,市政府参事、上海市功能材料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蓝闽波走进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市民与社会——参事之声”直播室,与市民连线交流高校专业选择的相关话题。
节目一开始,主持人认为,大家对专业选择表现纠结,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热门专业一直在不断变动。以他自身为例,在当时的大学,计算机、新闻播音等都是不错的专业,但现在可能就会面临一定的就业难题。再比如,前几年大家都在传说的“生化环材”天坑专业,没想到现在由于新材料等领域的红火又热了起来。
收听节目的听众朋友参与话题的热情很高,纷纷网络留言。有的听众表示,现在选择专业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就业问题;有的听众认为,专业方向决定了工作的环境,比如是大厂、实验室、办公室或是工地;还有的听众则提出,选择专业要注意专业的门槛,比如临床医生、生化环材等,门槛较高的专业往往也意味着以后需要获得更高的学历。
面对主持人和听众朋友们的问题,蓝闽波参事从自身专业的角度予以回应。他表示,专业的选择是我们广大学生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但也不是全部。从他自身从事的化学专业来说,化学是一个基础学科,是很多企业、实验室都需要的一个专业。科技研发首先需要有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其次需要有将研发出来的新技术通过工程应用转化成产品的人员,最后还需要将这些产品成功送到广大消费者手里的人员。这些人员岗位都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因此,选择专业,可以考虑两个层面:深度和广度。深度更多关注在专业领域往深里走,重点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广度更关注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出来后的社会应用,两者都很重要。
对于一些所谓的“天坑”专业,蓝闽波表示,关键仍在于自身的兴趣和坚持。比如,“生化环材”就是一例。社会需求会改变社会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会不断产生新的交叉学科,如果能够坚持在专业领域钻研,结合新产生的社会需求,完全可以寻找到新的发展方向。比如生物与化学专业的结合,就产生了新的合成生物学;化学与人工智能结合,也会改变化学研究的方向。不论从生物还是从化学专业出发,都能走到新的结合点。所以,大学阶段的关键是找到自己的兴趣点,这将有助于你走得更远。如果兴趣点与之前选择的专业不符,也可以转换赛道。培养兴趣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
此外,在大学阶段,除了学习基础专业知识,更重要的在于学习提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才是今后不论从事哪一种工作,能够服务社会、发展事业的重要依靠。
欢迎扫码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