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最新生育补贴政策出台 听市政府参事吴瑞君分析解读
发布日期:2025/08/13 16:35:59
生孩子,国家发补贴了!近日,三周岁以下每娃每年3600元育儿补贴、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等多项国家生育政策先后发布。生育补贴能否有效撬动生育意愿,公众如何正确看待生育政策等人口发展问题,始终是市政府参事关注的课题。
8月8日中午,上海市政府参事、上海市人口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吴瑞君,应邀走进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市民与社会——参事之声”节目直播室,围绕解读生育政策相关问题,与市民朋友连线交流。
主持人秦畅表示,不久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生育友好的政策,尤其是生育补贴方案更是“真金白银”。从全国范围看,今年的补贴金额约为900亿人民币。但这一系列生育政策是否能够提升全社会的生育意愿呢?
听众朋友们对这一话题反映强烈,网络社区的留言络绎不绝,更有不少市民来电表达观点。有的听众表示,现有的补贴方案只是“杯水车薪”;有的则认为,有补贴总比没有强,关键在落实;有的听众认为,现有补贴方案仅仅针对3周岁前的孩子,但其实3周岁后的教育等支出更加吃不消;还有听众表示,现代社会的生育成本越来越高,育儿防老的传统价值越来越小,女性也要追求事业等社会观念变化,这些都是生育意愿不断下降的重要原因;更有听众认为,对待生育的传统社会观念需要改变,不能认为都是女性的责任,男性也需要产假、育儿假,全社会都应该加以关注。
对于听众朋友们的意见,吴瑞君参事从人口发展研究的专业角度予以回应。她表示,生育问题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事,关系到国家应对人口结构变化、国家持续发展的大问题,也关系到每家每户的血脉延续与传承。从国家出台的生育补贴等政策来看,对于上海而言,现有的补贴标准可能并不算高,但首先要认识到,这是一个具有导向性意义的政策,意味着国家鼓励生育的政策导向。其次,在国家政策层面,这一补贴是全国统一标准的,但国家还鼓励各省、直辖市根据自身情况,另外给予相应补贴。有些地区除了直接现金补贴之外,还出台了多子女家庭享受租房优惠等多种补贴形式。第三,生育政策是一套“组合拳”,要从婚嫁、生育、养育、教育等领域一揽子综合设计。
对社会生育观念变化的问题,吴瑞君表示,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不断增强,女性生育意愿下降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综合结果。我们要认识到,孩子是婚姻的纽带,是家庭幸福的源泉。在社会传播层面,我们更应该传播生育繁衍带给我们的幸福感,倡导乃至重塑一个生育友好的社会价值与文化。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生态工程。上海作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有条件也有能力推动这一建设。我们要塑造一种“企业不歧视女性就业,为男性照顾家庭、孩子点赞”的生育友好型社会氛围,不断提高全社会认知水平,这样人们的生育意愿才能得到有效提升。
欢迎扫码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