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地铁标识,塑造旅游友好城市 请听“市民与社会”陈宏民参事之声

发布日期:2025/09/25 08:55:43

001.jpg

  随着我国入境免签政策不断放宽优化,有着中国“入境游第一站”之称的上海,日益成为来华游客的关注热点。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上海入境游人数同比增长37.73%,增长态势强劲。但同时,也有外国游客反映,上海地铁线路“看不懂、看不清、走不通”,影响了旅游体验。

  9月22日中午,上海市政府参事、上海交通大学行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宏民应邀走进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市民与社会——参事之声”节目直播室,围绕优化地铁标识、提升精细化管理、促进上海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等议题,与市民朋友连线交流。

002.jpg

  主持人高嵩表示,作为新上海人,虽然在上海已经生活很久,但还是有很多不熟悉的地方,一不注意就会在地铁里迷失方向。对于上海是否需要改进地铁标识以及如何改进,希望倾听广大听众朋友的意见。

  很多听众电话或网络留言,热烈参与讨论。有的表示,可能是地铁线路越来越多的原因,现在的地铁线路图字体越来越小,特别是英文,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有的认为,现在地铁标识要指示的内容太多、颜色太多,反而容易让人抓不到重点;有的表示,除了英文,是不是还需要增加法文、日文、韩文,这样下去没有尽头,不是好办法;还有人表示,地铁工作人员服务态度非常好,值得表扬,但地铁标识如果更加清晰,就可以大大减轻工作人员负担。

003.jpg

  对听众朋友们的意见,陈宏民参事从行业管理的专业角度进行了交流。他表示,正如听众朋友所说,地铁标识的要素不可能不断增加,有效信息必须尽量缩减,才能有利于外来游客记忆。这就需要我们转换思路,采取一种简单清晰的通用标识来解决问题。比如,可以采用国际通行的“字母+数字”的标识系统,为我们的地铁线路及每一站点赋予一个编号。线路编码用大写字母表示,如地铁一号线就是“A”;每条线路的站点从起点到终点用数字表示,比如一号线富锦路站就可以编为A1。这样编号,第一,中外游客都很容易看懂;第二,大家很容易通过站点编号来计算大致乘车时间;第三,不会坐错路线和方向。现有地铁标识依然保留,只需在现有站名后面加一个“字母+数字”编号即可。这样既考虑了上海本地人的习惯,也对外来游客更加友好。除编号体系外,地铁标识的色彩体系也可以重构与简化。比如,可用高饱和度彩色层级来标识大流量路线,用低饱和度灰色层级来标识一般流量路线,从而提升旅游体验。从外国经验看,日本东京、法国巴黎等国际大都市都已采用类似方案。

  对于陈宏民参事的建议,大部分听众朋友给予了正面反馈。有的表示,上海有的马路很长,比如肇家浜路,导致往往会出现相同的站名,很容易搞错,类似坐标的地铁标识将有利于游客精准定位;有的表示,不仅是日本东京等外国大都市,国内的比如成都地铁,也采用了类似的地铁编号方式;还有的认为,上海本地市民可能不太容易感受到这种编号方式的好处,但对外来游客的确有很大帮助。

  陈宏民参事进一步表示,地铁标识的优化不仅是一个提升搭乘便利性的小问题,还关系到不断提高旅游舒适度、以小见大推动上海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这一大课题。作为一座底蕴深厚、经济发达的国际现代化大都市,上海的地铁系统还可以同时成为传承城市文脉的重要载体,不同区域的地铁站点可以通过微型文化图标的植入,充分体现当地文化特色,从而构建起“地下文化长廊”。各种方案设计可以广泛听取市民意见,向全社会征集。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上海旅游定会成为上海又一张闪亮名片。

005.png

欢迎扫码收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