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时代:理念、技术与体制

发布日期:2019/04/18 09:14:14

  2018年6月28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和台湾《旺报》社主办,上海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上海东亚研究所、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协办的“大健康时代:理念、技术与体制”2018年沪台研讨会在虹桥迎宾馆举行。上海市政府参事室原主任、原市政府参事王新奎,台湾花莲县环保局局长饶忠作主题演讲。在“大健康时代的民生福祉:健康的老龄化”“大健康时代的科技创新:数字化的健康”“大健康时代的转型升级:健康服务产业”三场主题论坛上,来自沪台两地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电子健康、生物科技产业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们进行了精彩的演讲和讨论,针对大健康时代的老龄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出了许多富有价值的建议对策。

 

对“大健康”中三对关系的若干思考

市政府参事室原主任、原市政府参事 王新奎

 

  第一,健康与长寿的关系

  谈到健康,免不了一句话“祝你健康长寿”。但事实上,你健康的时候,并不会意识到长寿,而当你意识到长寿的时候,往往已经不健康了。所以,健康长寿是理想状态,但并不总能兼得。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对生命的理解。过去,人对生命意义的理解是交给宗教的,现代科学发展以后,宗教逐步退出这一领域。但现代科学并不能解决生命存在的意义。我记得,好几年前曾经听过中科院院长的一个报告,他说过去70年科学飞速发展,但到目前为止有三大科学命题没有解决,那就是“生命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和“意识的起源”,并且这三大命题估计再过70年也不可能解决。实际上,健康问题的本质是人对生命自身规律的认识。“生、老、病、死”都是生命的一部分。如果大健康理念违背了生命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那可能会适得其反。我到台湾访问时,有两个项目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是长庚养老院,这个养老院和教会、医院结合在一起;二是花莲县的佛教医院,寺院办了大量的医院。这说明什么道理呢?说明人进了医院以后,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我们在解决技术问题以前,必须思考这个问题。

  第二,科学与迷信的关系

  如果科学无法解决生命的问题,那迷信就来了。美国哈佛大学在上世纪70-80年代曾做过一个大规模研究,研究科学与迷信的关系。研究报告最后的结论是:迷信早就战胜了科学,而且今后科学战胜迷信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什么原因呢?因为现代科学越来越复杂、分工越来越精细,科学家没有时间,甚至没有勇气来做科学普及,这个任务就被让渡给记者。让渡给记者以后,要上报纸、杂志,一定会和商业广告产生关系,因此最后的科普任务就交给了广告。在这样的情况下,迷信就彻底战胜了科学。现在进入网络时代,很多老年人每天要收发上百条有关养生、健康的微信,这里面几乎全部是“迷信”,但是很多老人非常相信。为什么?因为迷信披上了科学的外衣。这可能是我们实施大健康技术、制定大健康有关制度时面临的主要挑战。

  第三,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刚才说的都是人的生理健康。这几十年,大陆包括上海,民众的生理健康水平有很大的提高,不但消灭或控制了各种传染病,而且建立起有效的健保制度,预期寿命大大提高。但最近这些年,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大幅度下降。我做了15年大学校长,接触、领导过几万学生、教师,发现心理有问题的人越来越多,对心理咨询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有的大学专门请心理学博士给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比如,有人还没怀孕,就花几万块钱去接受备孕,“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的成功人士,一周花六万钱参加心灵班,就为了大哭一场;还有的二三十岁的青年人强烈要求在体检时检查是否患了癌症。我认为,这些都是心理出现问题的表现。所以,大健康不仅仅是生理健康,更是心理健康。这牵涉到我们的很多制度,包括大家都关心的医疗制度、社会制度等。这些问题广泛存在,但现在我们在整个理念方面缺乏一些哲学性思考。

  (根据会议录音整理)

 

大健康时代的民生福祉:健康的老龄化

 

  在2018年沪台研讨会的第一场主题论坛上,台湾长庚医院行政中心主任龚文华、爱志旺(上海)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彭雨、原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胡锦华、上海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原委员许速、颐佳(上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熙鹏,围绕养老服务的需求、市场困难与机遇和制度保障等相关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

  一、养老服务的需求

  胡锦华认为,“卫生”是一种状态、过程,“健康”是一种目标。慢性病不能通过打预防针来预防,必须要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才能预防。影响寿命有四大因素:生活方式、遗传、环境、医疗卫生服务。其中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占60%,医疗卫生服务占比不到9%。北京和上海市民平均预期寿命为83-84岁,和日本相近,几乎是全世界最高水平。为什么这么高?首要原因是上海、北京市民健康意识比较好,生活方式改善了。中国是老龄化迅速发展的国家,随着平均年龄的增大,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病例就会增加。老年人中需要适当照顾的大概有15.3%,严重失能、半失能、失智老人占了18.3%,还有相当比例的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如果这部分养老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彭雨认为,最人性化的方式是“在地养老”,即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等。一个人在生活不能自理时,让他离开生活很久的地方,这是不人性的做法。“在地养老”光靠家属护理远远不够,需专业人士提供专业服务,才能使老人得到很好的照顾。

  陈熙鹏认为,很多人认为照护养老就是照顾那些失能、半失能的、需要进养老院的老人,但刚退休、身体较好、有钱有闲的那些老人也需要有质量的生活。比如,他们在北京倡导一种文化式养老,开发了十几类80多门课程,如智能手机课、剪纸、油画等课程都很受欢迎。通过两年时间,与200多个社区合作,组织有兴趣的老年人学习各类课程,丰富他们的退休生活。

  龚文华认为,在照护环境里,怎样做到中国人讲的“尊亲孝养”,是很重要的社会议题。现在的医疗太局限于急性治疗,对加强保健,预防退化、失能方面的手段比较缺乏。他们借鉴美国连续性照护的社区方案,在台湾建设了一个34公顷的养生文化村。这个社区除了住宅单元,还有社区医院(包含门诊、洗肾、复健等功能)、协助式照护之家、社区在宅服务、护理之家、技术性护理之家等一系列延伸服务,确保全部覆盖各种需求层级。过去几年,养生文化村还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帮助老年人交友,解决社交需求。

  二、养老服务市场的困难与机遇

  陈熙鹏认为,作为一个养老从业人员,做养老服务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企业经营有很大的困难:一是中国的养老消费理念还没有形成,需求还不清晰。老人生病的需求很清晰——住院吃药。但养老服务到底需要市场提供什么服务,这个理念还没有共识。中国有句俗话“养儿防老”,很多老人更希望自己的儿子、儿媳妇伺候,觉得送到养老院是没面子的事;二是市场提供的很多服务不被老年人接受。比如上门沐浴服务。老年人怕摔跤,洗澡次数会不自觉地下降。由于老年人的皮肤或头发分泌物增多,需要使用专业的护理品,因此,给老年人洗澡是很专业的事。日本这方面的市场需求很大,但中国很多老人不愿意接受,过不了心理关;三是企业供给能力不够,没有达到让老人开心享受服务的水平。因此,现在养老服务市场机遇很好,政府政策扶持力度很大,但如果有企业或者机构想投资养老服务,一定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龚文华认为,老年人在衰老的趋势难以逆转,不会越来越健康,但对那些“失智”的老人不能放任不管。神经内科医师认为“失智”最初期治疗最有效,但“失智”初期没人自己会承认,所以需要长期照护,尽量寻找病症的起点,尽早解决。长期照护是与衰弱、退化、失能对抗,这中间可以发展的服务内容非常多。

  彭雨认为,“失智”实际上并没有失去智力,但是产生了“认知障碍”。认知障碍问题现在越来越严重。上海有一项调查,有认知障碍的老人占6.7%。最近发现认知障碍是一种病毒引起的,现在还没有特效药。如何通过一些训练使认知障碍的人恢复正常,值得研究。这方面可能有很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三、养老服务的保障与发展

  许速认为,健康产业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他介绍,根据这一战略,上海将推出《上海健康产业规划》,打造五个医疗健康集聚区,提高城市的健康水平。在养老方面,上海已经作为国家15个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之一,于2017年启动相关试点工作。现在还处于试框架、试制度、试机制、试配套阶段。从试点情况看,目前存在老年医学和照护体系有待建立,缺乏照护服务优秀人才,多元化的照护服务供给不足,产品单一,难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等问题,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养老服务的保障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胡锦华认为,老龄化的健康问题,不可能要求政府全包,更不可能子女全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上海、北京重点发展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现在长三角发展“异地养老”,使养老服务出现了新的空间。过去养老院是养老不看病,医和养是分开的,现在医、养结合,发展空间就大为增加。由于文化理念、传统习俗相近,上海和台湾在养老服务方面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交流讨论中,有台湾嘉宾介绍,台北市政府最近也在推动医养结合,出现了一个新模式:一方面由市立医院系统结合卫生所走入贫困社区,利用政府的力量把医生推到社区;另一方面护理人员认养固定的老年人。这种医养结合是把事业和产业结合,由政府卫生系统推动,护理人员通过网络把老年人的健康数据传给医院,通过互联网医疗、远程医疗等方式给老年人治病,实现产业有出路,事业有发展。

  (根据会议录音整理)

 

大健康时代的科技创新:数字化健康

 

  在2018年沪台研讨会的第二场主题论坛上,台湾电子健康协会理事长徐建业、台湾盖德科技董事长许宾乡、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副主任朱同玉、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史一兵、上海数据交易中心有限公司CEO汤奇峰等嘉宾围绕科技创新对民生健康的影响、数据的安全规范使用和“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巨大发展空间等主题进行了专题研讨。

  一、科技创新为民生健康带来福祉

  朱同玉认为,当前医疗领域的瓶颈和痛点是信息孤岛效应。信息化是实现医疗便利化、智能化的重要抓手。通过信息化建设,目前市民已经可以通过手机网上预约挂号、网上咨询,预计3-5年内还可以通过手机看到自身的健康状况指标,并由相关程序自动发出智能化判断。申康管理着上海37家市级医院,连接226个医疗系统,拥有1.78PB的数据量和数以亿计的处方单、化验单,这些医疗大数据都为上海智慧医疗发展起到重要的助力作用。过去10年申康的主要工作是数据连通、改造流程。未来要做的是从改造流程到消灭流程,用互联网的精神,让医疗服务的中间成本降到几乎为零。届时,上海将实现医疗资源管理扁平化,管理成本大幅下降,管理效率大幅提升,民众就医体验大幅改善。

  史一兵认为,上海卫计委主推的“上海健康云”就是“互联网+健康管理”的典型应用。“上海健康云”平台服务目前已覆盖全市16个区县、24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1000余家服务站点。平台为糖尿病早发现及并发症筛查提供技术支持。截至2017年底,糖尿病早发现筛查28万人,筛查出糖尿病前期病人34000人,患者3万多人。此外,使用互联网手段优化医疗服务供给。通过医联平台汇聚全市38家市级医院的门诊号源,利用网站、电话呼叫中心、手机端APP等渠道,向居民提供在线预约服务;通过申康的互联网门户、市民云等入口,向百姓提供检验检查报告查询服务。目前平均每月预约人次已达25万。

  两位台湾嘉宾分享了台湾健康产业发展的经验。徐建业认为,可以用“数字化健康医疗”作为大健康时代科技创新的主题。数字化健康医疗包括ABCDE五个部分。A即AI(人工智能);B是Big Data(大数据);C是Cloud compute(云计算);D是Device(设备);E是Electronic(电子)。目前,已经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建立疾病预测模型(4P模型),实现预防性(Preemptive)、预测性(Predictive)、个体化(Personalized)和参与性(Participatory)。具体实践中,台湾通过健康保险数据建立的预测模型,返回指导实际工作,已实现了很高的准确率。出于谨慎的考虑,目前只是应用在教育领域,尚未直接应用于医疗方面。

  许宾乡认为,养老领域是系统性问题,有很多不同的子系统。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有结构化的系统思维。比如,他们公司就从开发健康管理信息系统开始,到建立呼叫中心,再到开发穿戴式设备,以云端技术来实现智慧医疗服务,成功对1800多个散落在19个岛屿的老人建立紧密链接,关爱他们的晚年生活。

  二、保证医疗数据安全规范使用是关键问题

  朱同玉认为,一方面科技进步带来社会进步,另一方面,科技进步不能以牺牲患者隐私为代价。作为数据管理部门,要把患者隐私放在第一位。目前,申康在数据管理使用时是十分谨慎的。比如,医生在看门诊时,被授权可以看到患者在之前医院看病的资料,包括CT、化验结果等,但一旦门诊结束,就无法看到相关数据了,相当于阅后即焚。

  史一兵认为,目前对数据进行保护的技术本身不是关键问题,关键要处理好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除了国家有专门的管控规范外,作为IT公司,一定要明晰自身定位,自己只是“数据仓库保管员”,一定要严守顾客数据隐私的底线。具体实践中,通过专门开发的大数据管控平台,在保证数据采集清晰精确的基础上,通过脱敏技术,将诸如姓名、性别、家庭地址、电话号码等隐私信息进行屏蔽后,再提供给有关单位或部门研究使用。

  许宾乡认为,在发展历程中,要处理好保护和利用关系是一件很难把握拿捏的事情。之前台湾由于管控太多,很多方面发展较为缓慢。大陆通过多元发展的方式,将解决问题放在首位,取得了很快的发展速度。解决系统化问题需要系统化思维。政府需要有《隐私保护法》,保护个人敏感资讯;各种健康小程序、APP上架前,必须通过检测,确保符合相关规范;最后一层是从业者的认知和价值观,不可以仅从纯商业角度,更要站在使用者的思维考虑问题。

  徐建业认为,数据只有开放、流动并且集合起来,才能产生价值。医疗数据的集合变成网络健康照护,才能完成针对个人的精准医疗。台湾现在有一种比较好的利用方式,个人可以将自己在医院的健康数据下载,自由处置,自己决定存储或授权给某个机构使用,甚至自己还能从中收取费用。当单一数据汇聚到数据的海洋后,使整体都得益。

  三、“互联网+医疗健康”领域合作存在巨大发展空间

  朱同玉认为,信息化是医疗领域技术发展的大趋势,初级阶段是改造流程,高级阶段是智慧医疗。未来的全民健康数据库,逐渐为人工智能诊断提供可能。未来的趋势是通过大数据推动人工智能,通过人工智能发展,使“看病难、看病贵”成为历史。目前我们的人工智能诊断准确率,已经能够超越很多医生、专家,发展程度可以说不输美国的机器人医生沃森。预计再过两三年,大家就能享受到这些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便利。

  汤奇峰认为,根据统计数据,现在已有55%的人,当身体出现病痛时,会先上网查询或使用医疗领域的App、公众号、小程序来咨询,使用频率超过电子商务类应用。这意味着随着科技发展,医疗业态发生了重大变化。此外,研究大健康数据需要跨领域数据的支撑。有很多数据不产生于狭义的健康领域,但又与健康密切相关,比如空气、饮食、朋友圈等。下一步的目标就是要让跨领域的数据流动起来,为医疗健康、民生服务提供更多支持,为民众带来更多福祉。目前已经开展了上海老年领域健康状况全领域数据监控,也就是上海社区的“民情日志”。这些数据以社区为核心,不但支持医疗健康,也支持城市管理的其他领域。这是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史一兵认为,“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关键词是“连接、融合、智能”。一方面,上海将持续开展和深入探索健康管理、医疗服务、医保医药、养老护理等领域的服务,另一方面,参考台州、宁波等城市的深化探索经验,突破政策和信息壁垒,实现医药、医保、医药的“三医联动模式”。一是依据“政府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原则,建设和运营“上海健康云”平台,致力于打破信息壁垒,建立全市居民健康公共服务的统一信息平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向市民实现个性化的健康信息推送;二是创新社区“智慧健康”服务,开展和更新可穿戴智能技术、小型智能化检测设备等物联网技术在社区健康公共服务中的运用;三是探索医保脱卡支付、电子处方,制定配套政策规范,实现医保、卫生等信息系统间互联互通;四是建立“居民健康账户”制度,通过市场化运营方式对居民健康行为进行积分累积和奖励,形成居民健康行为的正向循环联动激励,引导居民树立健康意识、养成健康习惯,鼓励居民进行自我健康管理。

  (根据会议录音整理)

 

大健康时代的转型升级:健康服务产业

 

  在2018年沪台研讨会的第三场主题论坛上,台北市生物产业协会秘书长吕铭洋、宜捷生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宣昶有、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吴家睿、上海国际医学园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戴月明,围绕健康产业面临的发展机遇、两岸在健康产业方面的合作前景、上海在推进健康服务产业方面的政策建议等相关主题进行了专题研讨。

  一、健康产业面临的发展机遇

  吴家睿认为,在大健康时代背景下,对健康服务产业需要有一个新的理解。首先,产业的目标人群大大扩展。大健康时代之前,我们处于医学时代,探究的主要是以传染病为主的各种疾病,目标人群是患者。基于这种定位,各种诊断方法,不管是望闻问切还是机器设备;各种各样的药物,不管是抗生素、传统中医药,还是更现代的所谓靶向药、疫苗,都是用来治疗疾病的。但现在的服务对象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家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都纳入大健康服务的范畴。因此,大健康产业的范围和内容大为增加。其次,技术层面不断进步。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命科学不仅是生命科学技术本身,还集成了其他学科技术,比如智慧医疗,集成了信息科学技术;再生医学,包含了干细胞利用、3D打印人工角膜等革命性技术和生物技术。新技术带动了新产业,这些产业是大健康产业的新天地。

  吕铭洋认为,生物科技医疗产业未来有两个重大发展趋势——精准医疗和智慧医疗,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个人化健康医学。现在人的预期寿命越来越长,但健康寿命即人能保持健康生活的时间,并没有同步增长,因此不健康寿命就增加了。相关数据显示,日本女性有将近14年的不健康寿命,台湾女性大概在11年左右。如何处理好这段不健康寿命的问题,对政府、社会和家庭而言都是将来的重中之重。如果处理不好,会产生很大的社会危机、财务危机和个人健康危机。从这方面分析,健康产业会大有作为。

  二、两岸在健康产业方面的合作前景

  吕铭洋认为,大健康产业即将进入黄金十年。生物科技医疗是目前美国最大的产业,占美国GDP16%,而中国仅占6%。从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来判断,健康产业一定会快速攀升,未来有希望成为两岸联手的重大产业。海峡两岸可以在健康养生、健康管理、智慧农业、新型医材、新药研发等领域进行深层次合作。台湾在某些尖端研究领域暂时领先一步,但由于台湾范围太小,大数据先天不足,上海乃至大陆可发挥这方面优势,两岸联手,破解大健康难题。

  宣昶有认为,两岸的健康产业升级可能面临不同的局面。比如,干细胞具有修复、再生与抗衰老的功能,发达国家正积极投入干细胞的医疗应用,大陆也公布了干细胞临床研究管理办法。台湾近年已陆续开放干细胞治疗项目,而大陆的政策还需要破局。目前大陆的政策明确只能在授权医院开展干细胞临床研究,并禁止向移植接受者收费或打广告。与此同时,国际干细胞科研热度却持续升温。科学家们已经发现,有许多当下医疗手段无法治愈或缓解的老年疾病,有可能通过再生医学来修复其功能,包括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症等。上海是一个能反映中国经济“晴雨表”的地方,希望上海多借鉴台湾经验,少走弯路,重视如干细胞等基础科学的研究,推动大陆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上海健康服务产业发展的努力方向

  吴家睿认为,大健康时代的理念、技术和体制中,理念、技术可以是“拿来主义”的,从外面引进,但是“体制”大多带有鲜明的个性,因此着眼点要落在体制上,希望能通过体制变革来完善大健康产业发展。

  戴月明表示,近年来上海与健康服务相关的产业发展势头很好。比如,位于张江的上海国际医学园区自成立以来,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通过搭建产业服务平台,整合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构筑网格化的产业生态,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现在上海国际医学园区每年都孵化出很多新企业,开发出很多新产品。但这些新企业、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并不是全部放在上海,有些企业可能选择了国内其他更合适的地方进行生产。从全国“一盘棋”的大局来看,上海为整个国家、整个社会做出了贡献。

  吕铭洋认为,生物科技产业是未来发展的重要产业链,香港联合交易所近期针对生物科技公司,改革上市制度、扩宽上市条件,给予优先上市、快速审查的优惠待遇,上海作为金融中心,也应该考虑加强对生物科技等相关新兴产业的服务力度,争取吸引新锐创新药研发企业的目光。

  (根据会议录音整理)